想了解更多關于產品、案例等信息,請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
總部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天安節能科技園總部中心11號樓
制造基地:肇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港南街2號
電話:400-9913-833
傳真:020-34832618
郵箱:info@pkwater.com
7月5日,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正式對外公布了《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以及《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廣東推出100條重點舉措,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的九大重點任務,助力灣區發展。
高質量發展??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據記者梳理,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行動計劃》提出14條具體舉措,亮點頻頻。比如,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爭取國家在大灣區布局國家實驗室,布局建設重點領域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等。
資金、設備、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有望進一步加快。廣東將出臺支持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的政策措施;設立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開放申報渠道;制定向港澳有序開放科研設施和儀器的相關措施,建立面向港澳開放的散裂中子源譜儀,開展外籍創新人才辦理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試點;爭取國家允許粵港澳科研合作項目需要的醫療數據和血液等生物樣品,在大灣區內限定的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驗室跨境使用。
按照《行動計劃》,到2020年,大灣區內地新型研發機構力爭達到200家,實現R&D占GDP比重達到2.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6件。
促進創新將有力推動大灣區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在這方面廣東也提出了10條具體舉措,主要包括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攜手港澳建設國際金融樞紐等亮點。同時,廣東還提出,到2020年大灣區內地現代服務業占比要達到60%以上。
民生改善??
超1/5舉措聚焦建設優質生活圈
針對基礎設施、環保、教育、醫療等民生熱點,《行動計劃》明確了具體目標和舉措。
其中,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的舉措最多,共22條。比如,支持香港科技大學等港澳高校落戶廣東,推動高起點創建大灣區大學;率先實施更優人才居留政策,在大灣區內地先行先試技術移民制度;配合國家制定境外(含港澳臺)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措施,打造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放寬使用港澳藥品及醫療器械限制等。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方面,廣東將推進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建設。到2020年,大灣區內地實現機場旅客年吞吐量達1.4億人次、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達6200萬標準箱。同時,加快完善快速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網,到2020年,大灣區內地實現軌道交通通車里程2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000公里。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廣東明確,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灣區內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地級以上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PM2.5濃度年平均值不超過34微克/立方米;大灣區內地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5%;大灣區內地森林覆蓋率達到52%。
開放合作??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圍繞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等開放合作的重點內容,《行動計劃》提出多條政策“干貨”。
其中,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方面,廣東提出深化營商環境改革、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全面放開港澳居民個體工商戶經營范圍、推動擴大專業資格資質互認范圍、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等舉措。到2020年,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備案辦理時限壓減至1個工作日以內,開辦企業時限控制在4個工作日以內;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新注冊港資、澳資企業數量力爭達到1.2萬家。
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方面,廣東提出12條具體舉措。主要包括支持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等。